近日,由四川美术学院主办的“G世代:第28届四川美术学院本科生作品年展”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拉开帷幕。本届年展汇聚了四川美术学院青年学子对“历史·传承·未来”这一时代命题的探索、思考与创新回应,共展出学院本科生创作作品212件(组),其中60件(组)作品被评为“优秀奖”,10件(组)作品被评为“艺术之星”。
“优秀奖”评审现场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庞茂琨从“展览主题”“评审机制”和“学术维度”三个方面,分享了他对本届年展的学术观察和真实感受。他说道:“作为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培养和发展的亲历者,很高兴看到学院的包容、开放、鼓励与托举的办学理念始终未变,这正是举办本科生作品年展的意义所在。”
“艺术之星”评审现场
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焦兴涛表示,四川美术学院本科生作品年展28年的发展历程,见证着青年艺术家成长,记录了学校教育改革步伐,自2024年开始,年展更是在空间、评审、传播三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他表示,很欣喜看到青年创作者以多元媒介回应时代,“青年评审家制度”是多学科融合的有益尝试,感谢校外评审专家为作品把关赋能,希望青年学子深耕创新,把年展打造为更优质、更有学术辨识度的艺术IP。
展览现场
本届年展特邀校外评审专家代表、《美术》杂志社社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冀鹏程表示,在评审过程中看到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互文、技术与人文的碰撞、国际化与本土化的交融,以及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联系。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创造从过去的批判性转向思辨性,这让艺术创作有了更多的可能。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策展人、《当代美术家》执行主编韩晶介绍,“年展”制在过去28年中,为四川美术学院本科生教育教学成果的展示和推广搭建了长效的平台,但同时也应该警惕可能带来的惯性,甚至是惰性。这就要求在策展上不断创新,这也即“G世代”命题的由来——以一个开放的概念,建构四川美术学院本科生作品年展的学术定位。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