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被激活?是非遗保护方式被激活。借鉴国外民间艺术发展经验,其包括传统审美在当代设计生活服务中的巨大作用。同时,数字时代的生产模式,也为传统技艺保护与文艺创新带来了新的突破与活力。
吴为山馆长在“泥土的生命——无锡惠山泥塑艺术展”开幕式上讲话

展品:大阿福


民间美术被看见
——从民艺生活到博物馆展厅



民间美术类展览是连接民艺与寻根情的感深层纽带,激发我们热爱和传播民族文化。
近年来,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一系列推动民间美术事业发展的展览和公教活动,从“中国现代民间绘画——舟山渔民画展”到“情系寨乡——李惠贞捐赠西南少数民族背扇精品展”,从“偶人世界——徐竹初木偶雕刻艺术作品捐赠展”到“杨柳春风——中国美术馆藏杨柳青古版年画精品展”……祖国大江南北,各族人民的民间技艺和美好心灵汇集成全国优秀的民间美术精品展。充满淳朴气息的母亲艺术从遥远的乡愁中请进最高艺术的殿堂,在城市的会客厅中与最思念的故乡与本原文化对话。在“泥土的生命——无锡惠山泥塑艺术展”中感受泥土与人的微妙关系,惊叹于艺术家精湛的技艺与生动的灵魂,用巧手与爱赋予泥土以生命情感的伟大;在“天上西藏——西藏唐卡艺术精品汇展”中领略来自信仰圣地的纯净色彩,繁密的厚重与超然的空寂;在“异域同绘——中国美术馆藏日本浮世绘和清代木版年画精品展”中,展开民间艺术无国界的对话,探究中日两国所反映的不同的审美趣味、心理诉求与民族精神,在文化与审美的碰撞中观众尽情体验着美的盛宴;在“国风有形——中国美术馆虎年迎春民间美术精品展”中,将中国新年的新庆氛围重现艺术现场,用民俗之美、生活之真、愿景之善,展现劳动人民对于自然世界的敬畏,对于美好生活的祈愿,对于内心精神世界的抒发。正如吴为山馆长所言:“无论时代如何巨变,民间美术中所呈现的形式与内涵永远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层和本原的精神记忆,这种记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我们每一个人挥之不去的乡愁,更是我们今天寻找文化自信最为重要的文脉源泉。”



城市生活被点亮
——民间之美作为心灵的灯塔






非遗保护被激活
——民间美术的创新性发展



偶人世界——徐竹初木偶雕刻艺术作品捐赠展
观众参观现场:木偶演示
2015年“从源头到灵感——波兰设计中的民族主题”展,通过对波兰民族传统服饰艺术和设计艺术品的展示,唤起人们对波兰民族文化的价值、时代意义进行关注和思考,尤其是当民俗生活已经改变,民间艺术将如何保护等问题。

异域同绘——中国美术馆藏日本浮世绘和清代木版年画精品展
中国美术馆在公众号运营、云展览、典藏动漫开发等方面已经产生了积极的成效,吸引了大量年轻的受众群体。利用互联网、新媒体、人工智能等方式,让民间艺术活起来,使它们不断被看见、被点亮、被激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必需品,提升当代人的艺术审美和文化品味,为续写民族文化、创造新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民间美术应该纳入艺术范畴,进一步为公众接受、认可和传播。新时代中国美术馆民间美术展览为民间美术进入美育与艺术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启发与方法,通过民间艺术独特的语言、形式和造型,凸显美术馆推动全民美育事业发展的时代价值。